烟台希雅斯葡萄酒小课堂:红酒鉴赏入门知识
2019-07-08
很多人都认为红酒就是葡萄酒。但其实这两种酒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酒鉴赏入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红酒鉴赏入门知识之分类篇
(1)静态酒-红酒、白酒、玫瑰红酒
(2)气泡酒-香槟
(3)加烈酒-波特、雪莉、天然甜酒
(4)加味酒-苦艾酒
(5)彼诺甜酒
按颜色分类:
红葡萄酒 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酒液中含有果皮或果肉中的有色物质,使之成为以红色调为主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的颜色一般为深宝石红色、宝石红色、紫红色、棕红色等。
白葡萄酒 用白皮白肉或红皮白肉的葡萄经去皮发酵而成,这类酒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主要有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色、禾秆黄色、金黄色等。
桃红葡萄酒 用带色葡萄经部分浸出有色物质发酵而成,它的颜色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主要有桃红色、浅红色、前玫瑰红色等。
按含二氧化碳压力分类
平静葡萄酒 也称静止葡萄酒或静酒,是指不含二氧化碳或少含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小于0.05MPa)的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 葡萄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在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加气起泡葡萄酒 也称葡萄汽酒,是指由人工添加了二氧化碳的葡萄酒,在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按含糖量分类:
A.对于平静葡萄酒
干葡萄酒 干葡萄酒是指含糖量(以葡萄糖计,下同)小于或等于4.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桃红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是指含糖量4.1~12.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半干红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干桃红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是指含糖量12.1~50.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半甜红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半甜桃红葡萄酒。
甜葡萄酒 葡萄酒是指含糖量大于或等于50.1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甜红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甜桃红葡萄酒。
B.对于起泡葡萄酒
天然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小于或等于12.0g/L的起泡葡萄酒。
绝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12.1~20.0g/L的起泡葡萄酒。
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20.1~35.0g/L的起泡葡萄酒。
半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35.1~50.0g/L的起泡葡萄酒。
甜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大于或等于50.1g/L的起泡葡萄酒。
按酿造方法分类
A.天然葡萄酒 完全用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不添加糖分、酒精及香料的葡萄酒。
B.特种葡萄酒 特种葡萄酒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种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可分为:
利口葡萄酒 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食用精馏酒精或葡萄酒精、浓缩葡萄汁等,酒精度在15%~22%的葡萄酒。
加香葡萄酒 以葡萄原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蒸馏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冰葡萄酒 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使葡萄在树体上保持一定时间并结冰,然后采收,带冰压榨,用此葡萄汁酿造的葡萄酒。
贵腐葡萄酒 在葡萄成熟后期,待葡萄果实感染了灰葡萄孢霉菌,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
葡萄酒品鉴入门知识之酒体篇
1. 何谓酒体?
左为水分子,右为乙醇分子;后者的结构使得它倾向于与其他分子进行结合,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就是它的“黏性”。
简单来说,酒体是指葡萄酒在口中的“重量”和“质感”,主要由舌头感知,并不是指酒的物理重量。为什么葡萄酒比水的口感更黏呢?分子越长、越容易形成氢 键的物质就显得越黏稠。水分子很容易形成氢键,可惜它是最小的分子,所以它不能与其他分子轻易地“黏”在一起。而酒精的乙醇分子比水分子更大,也很容易与 其他分子结合,所以它显得比较“黏”。
2. 影响酒体的元素
酒精度与酒体轻重成正比
葡萄酒的酒体取决于酒精度、甘油、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如果胶、酚类、蛋白质等)以及酸度。前些成分的含量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越重;不过,酸度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会显得越轻。当然,有些葡萄酒不仅酸度高,残留糖分含量也高,那它的酒体就依然会显得丰满厚重。
3. 如何判断酒体
酒腿,也称酒泪或挂杯
将一杯葡萄酒拿在手中摇杯,可以看到酒液沿着杯壁流动。酒体丰满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较高或干浸出物含量高,酒液粘稠而会在杯壁上留下清晰的“酒泪”;反之,酒体清瘦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较低或干浸出物含量低,不容易在杯壁上留下粘稠的印记。
轻盈的水
浓稠的牛奶
厚重的酸奶
判断酒体最重要的标准,还是看“葡萄酒在口中的“重量”和“质感” 。酒体轻盈的葡萄酒通常给人一种“清瘦”的感觉,接近于水给人的感觉;酒体丰满的葡萄酒通常更为厚重和浓郁,更接近于全脂牛奶给人的感觉;酒体中等的葡萄酒则介于水和牛奶之间。不妨尝试对比水、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酸奶带给舌头的不同重量感。
4. 不同酒体的葡萄酒
除了葡萄品种之外,产区已经酿造工艺都会对葡萄酒的酒体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大家看到颜色越深的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浸皮时间越长,酒体会更加饱满。而气候温暖的产区,尤其是新世界(旧世界指欧洲国家,新世界指欧洲以外的国家)所产的葡萄酒一般酒体会更饱满。
5. 如何形容葡萄酒的酒体
跟酒体相关的描述是葡萄酒词汇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之一。上图表格介绍了关于葡萄酒酒体的5种量化描述和相应的各种质化描述,并拿葡萄酒与牛奶进行对比。部分质化描述形容词适用于多种酒体的葡萄酒,因为对于不同的品种,酒体的轻重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另外,有些形容词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酒体,还可以用来形容香气、结构和平衡度。
鉴赏红酒最快的几个入门小知识
1. 挑选葡萄酒
挑葡萄酒就和挑衣服一样,衣服分男女老少,酒分红白干甜;衣服分不同布料,酒分不同葡萄品种;衣服分不同风格,酒也有不同的国家和产区;我们且来简单说一说。
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国人常说的红酒,理论上是包括了红白两大派别,但很多人都把红酒等同于红葡萄酒。这是一个很基础的误解,白葡萄酒里是一片同样广阔而美妙的世界。不论是红白葡萄酒,都按照含糖量的不同分为干型或是甜型,这两个标准里又划分了半干半甜等级别,暂且不细说。人们常说的“干红”,就是说这个酒由红葡萄酿制而成,且含糖量在4g/L以下。
不同的葡萄酒由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制,品种最大程度地决定了一款酒的风格。最出名的当数国际品种,其中红的有赤霞珠(Carben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等,白的有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等。许多产酒国都有自己做得很不错的代表品种,比如西班牙的丹魄(Tempranillo)、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以及阿根廷的马尔贝克(Malbec)等。
葡萄酒生产国统分为新旧世界,旧世界以欧洲大陆的产酒国为阵营。新世界就是除了欧洲之外的那些产酒国啦,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等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葡萄酒等级划分法规,这个系统十分繁杂,大家需要了解的一个概念叫做“原产地”。拿法国为例,它的原产地标签是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简称AC或AOC),这个东西规定了葡萄的生产、品种、成熟度还有酒的酿造方式等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符合规定的也不等同于是好酒。
2. 打开与放置葡萄酒
挑好自己喜欢的酒,买回家在喝之前要怎么放呢?请记住,避光!避热!避潮湿!避震动!所以不要放在阳光明媚处,不要放在厨房,也不建议长期放在冰箱。如果经济和地方允许,可以买一个酒柜,否则就找一个阴凉通风处吧。如果酒是用软木塞封的,请倾斜或打横放置;如果是螺旋盖,您随意。大多数葡萄酒适合在购买后尽早饮用,放十年以后超级升值的酒不是我们日常喝的那些……
最常见的开瓶器叫做“侍者之友”。开瓶时,先用尾端的小刀将锡箔揭开,然后收好小刀;将螺旋钻头对准橡木塞中间,垂直旋转开瓶器,直至螺旋针的最后一环,再利用杠杆作用朝上拔出酒塞;拔出酒塞后用干净的布擦一下瓶口。步骤已经告诉大家了,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一瓶试试吧。
打开以后的葡萄酒请尽早饮用完毕,如果喝不完,应该重新塞紧瓶口,放进冰箱,以降低温度减缓氧化,这样可以再保存5至7天。开瓶后不采取任何措施保存的葡萄酒,正常情况下一天就会变成“葡萄醋”。
3. 品尝葡萄酒
喝酒前要挑好杯子。行业内品鉴用的是ISO国际标准杯,但为显高大上,日常享用时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挑质量造型都好一些的杯子。百搭的红葡萄酒杯型有波尔多(Bordeaux)杯和勃艮第(Burgundy)杯,白葡萄酒杯轮廓小一些,但我觉得用红葡萄酒杯喝影响不大啦……挑杯子也很简单,首先肯定要放得稳,然后杯壁要轻薄,最后轻击下发出悦耳的余音,理论上杯壁越薄、余音越久的杯子,品质越好。
葡萄酒品饮的基本流程是持杯→摇杯→闻香→品酒→吐酒。摇杯是为了让酒稍微打开,杯子拿稳一点,轻摇即可,比转手绢简单多了。闻香可难可易,虽说里面有大千世界,但私认为,喝酒的人觉得香气怡人即可。饮酒应让酒液充分浸染舌头,在口腔里打个满满的圈,再吞咽。这时候感受的单宁(大多数中国妹子不太接受的干涩感来源)、酸度、酒精、酒体和风味等,才是高潮。总体而言,平衡是第一原则,口味轻一点还是重一点就看个人喜好了。吐酒一般出现在大型品鉴会或酒展上,原因是太多酒了避免喝醉,自己私底下喝的话就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