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希雅斯有机葡萄酒小课堂:葡萄酒起源与传说

2019-07-12


红酒与爱情:传说,有一位波斯国王要将他的一位爱妃放逐,这位王妃得知后非常沮丧,想自杀了事。她跑到国王的仓库,找到了一个标有“有毒”字样的罐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种发泡液体。其实,这是国王最爱吃的葡萄,标明“有毒”是为了防止他人偷吃,结果葡萄自然发酵,形成了一种让人倒胃口的液体。这位王妃喝过所谓的毒药后,不但没死,沮丧的心情立刻消失,并且异常兴奋。随后,她将这一伟大的发现告诉了国王,国王试饮后赞赏有加,这位王妃再度受宠。此后,国王下旨,所有的葡萄专用于酿制这种“酒精”饮料。虽然这纯属传说,但有证据表明,葡萄酒确实起源于古波斯。

香港最快最准

酒神狄俄尼索斯: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宙斯(Zeus),母亲是人间的一位美女名叫茜美莉(Semele)。

宙斯的工作是在日间发出光辉以照耀大地,很多时候他会以美男子的形态出现在人类的世界里,与茜美莉相见之后便立生情愫。可是有一次宙斯的火焰不小心将茜美莉给烧死了,只剩下了一个受了孕的子宫。伤心的他就利用茜美莉的子宫在月圆之夜诞下了狄俄尼索斯。而狄俄尼索斯首先就学会了种葡萄,随后发明了葡萄酒的制法,于是他便成为葡萄酒的始祖。

诺亚方舟:在《圣经-创世纪》中写到,当上帝发现世间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清除所有的罪恶生灵。上帝选中了虔诚的诺亚一家,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留下来。诺亚遵循主的旨意,在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中挑选了雌雄动物和植物的种子,带着自己的妻子、三个儿子和儿媳妇登上了诺亚方舟。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源泉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下了整整40昼夜。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全被淹死了。仅剩方舟里面的人、动物和植物种子安然无恙。方舟上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中,待水势渐渐消退后,诺亚方舟停靠在希拉腊山旁边。之后诺亚领着家人,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并种下了第一株葡萄。后来又将收货的葡萄用来酿酒,于是葡萄酒诞生了!虽然诺亚酿酒只是希伯莱人的神户故事,但却与现今考证的葡萄发源地相符(南高加索地区),这或许只是巧合而已。

西汉:汉武帝供奉王母的珍品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对张骞从大宛带回的葡萄品种及酿酒工艺尤为看重,命宫人在离宫别苑内大量种植葡萄,对葡萄酒犹如后宫佳丽般珍藏。据传,汉武帝很喜欢葡萄酒的美味,但因当时酿造的酒很为有限,故而特作珍藏,以留作供奉王母娘娘的珍品。

东汉:凉州刺史孟佗的“买官王道”据传,三国时一个叫做孟佗的凉州刺史,其官职便是用一斛葡萄酒贿赂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而换得。这里的葡萄美酒成为了诸如孟佗之类的官员买官升官的“不二王道”,成为了一种政治投机品,也可看出在东汉末期葡萄酒异常珍稀,可谓“滴滴值千钱”,一斛葡萄酒就可以换得“刺史”这类二千石的大官。

香港最快最准

魏晋南北朝:魏文帝曹丕的“吃货情结”有史书记载,魏文帝曹丕非常喜爱葡萄美酒的滋味,并下诏宫中御医,夸赞葡萄果实味道绵长、汁水丰富,可以消除烦躁、解除口渴,而酿成的葡萄酒美味甘甜,使人容易醉倒。作为一位帝王,大谈葡萄酒与葡萄的美味,让人不禁想到其实曹丕也是不折不扣的“吃货”啊。

唐朝:李白的“红颜知己”、王翰的“边塞情人”到了唐朝,葡萄美酒便成为了诗人们文思泉涌的催化剂和人生不可或缺的“知己”。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尤喜酒后作诗,其在《对酒》一诗里给予了葡萄美酒崇高的赞美:“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李白更是在《襄阳歌》里幻想每日都可豪饮三百杯葡萄美酒。而王翰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里,想必已将葡萄酒视作可慰藉边塞苦寒生活的“情人”了吧。

宋代:苏轼文中的琼浆玉液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老饕赋》中写道:“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在苏轼看来,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配以南海精美的玻璃杯来盛装,是聆听仙乐、欣赏仙女跳舞时的必备之物,只有葡萄美酒这种琼浆玉液才够资格与仙乐、仙女跳舞相提并论。由此看来,大文豪苏轼可谓是“饕餮族”的开山鼻祖。.......

 

关于红酒最早的起源诞生,现在已经无据可查。至于红酒到底起源于西方还是北方已经不重要了,如今对于葡萄酒已经没有国界,他已经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爱上了它!